關於我自己

我的相片
Taiwan
我的身份很多元: (1) 新樹幼兒圖書館 館長 (2) 文化大學推廣教育部的講師 (3) 圖畫書《100隻豬與100隻大野狼》的文字作者 (4) 民視『快樂故事屋』節目嘉賓 (5) 台北廣播電台FM93.1 『幸福生活館』節目嘉賓 (6) 國立教育廣播電台 『教育好夥伴』節目嘉賓 (7) 新北市書香文化推廣協會第十屆、第十一屆理事長 (8) 《書香季刊》總編輯 (9) 中華民國圖書館學會第54屆書香社會推動委員會委員 (10) 新北市立圖書館真人圖書 (11) 新北市圖書館選書小組委員 (12) 2017年文化部「線上主題書展——知識讀想1+N」 策展人 (13) 火金姑讀書會會長 (14) 櫻花草青少年小說讀書會會長 ◎歡迎來 FB 找我! Facebook: 蔡幸珍

2011年11月14日 星期一

我對孩子閱讀科學類圖畫書的看法

文:蔡幸珍 2011.11.14


《和雨蛙爸爸一起昆蟲採集》、《蜂蜜》、《我們的森林》適合多大的年紀的小朋友呢?《啊!蜻蜓》算是兒童讀物嗎?會不會太難了?介紹圖畫書時,偶爾就有家長會問,這樣的圖畫書適合多大的小朋友呢?


家長有時候看到一些科學類圖畫書時,馬上會覺得這太難了,不適合我們家的小朋友。這是難免會有的念頭。在此,我要說明我的幾個想法:

1)孩子的讀科學類圖畫書的讀圖能力不比大人差,甚至,有的時候,孩子的讀圖能力是遠超過大人的。閱讀圖畫書時,大人往往比較注意故事的發展,注意到文字的部分,而孩子則是比較專注在圖像上。

2)閱讀一本科學類圖畫書,並不一定要一氣呵成,特別是科學類的圖畫書,可以細細看、慢慢看,累了就休息,不一定要一次讀完。舉《和雨蛙爸爸一起昆蟲採集》為例,松岡達英在圖像上非常用心,將繁雜的草原生態系的昆蟲、動物,敘述的扼要又完整,如果孩子沒有耐心將每一頁的每一隻小昆蟲看完,沒有關係,下次拿出來再看,孩子就會發現新的昆蟲,是上次沒看過的。

3)學齡前的孩子不一定只能看簡單的圖畫書故事。在學齡前,我就和我的孩子共讀 《青蛙不簡單》、《地下鐵開工了》、《好想看世界的橋》、《蝴蝶時鐘》、《星星的使者伽利略》和《生命之樹:查爾斯.達爾文》等一些比較複雜的科學圖畫書,而且他們也會自行拿書起來閱讀。雖然他們閱讀的方式可能和大人不太一樣,他們可能就是把圖像看一看,可是就算是一本書,好好地把圖像看過一遍,然後自己在腦海裡編故事,不也是另一種有趣的閱讀方式嗎?

 日本福音館的總編輯松居直、日本的畫家伊勢英子、…小時候,他們也是常常閱讀成人的圖畫書或是成人書呢!圖像閱讀是不分年紀的!

4)和我的孩子共讀《青蛙不簡單》等這類科學圖畫書時我不一定按照書裡的文字一字一句唸,有時候,我會用比較口語,孩子聽得懂的方式說給他們聽。不過,為什麼要唸這類的科學圖畫書給孩子聽呢?主要就是我自己喜歡這些圖畫書,閱讀這些圖畫書,讓我覺得很有趣、收穫很多,所以,我和我的孩子分享這些圖畫書,而我在和孩子共讀這些書時,我也會留意他們的態度,如果他們喜歡,我就多講一些。如果他們反應很平淡,沒太大興趣,我也不會硬要他們接受,過一段時間,再拿出來試試看。

 根據(1)到(4)這4點,我會建議有些很不錯的科學類圖畫書,真的是可以買回家,放在家裡。圖書館的書固然很多又是免費的,但是因為是圖書館的,看完就要還回去。圖畫書放在家裡,小朋友有空的時候,就可以拿出來看,一本書可以閱讀很多次,也沒有還書的時間壓力,可以慢慢看,而且,小朋友對於閱讀很多次的圖畫書,很有感情的!多次的閱讀也比一次性的閱讀收穫來的大!


(5)不要盡信科學類圖畫書,特別是百科類。閱讀科學類圖畫書要抱持好奇心和思考,有沒有什麼可以繼續探索的地方?書中說的是正確的嗎?合乎邏輯嗎?是一般性的事實?還有更多的可能性嗎?這實驗結果是怎麼來的?實驗方法有沒有什麼漏洞呢?是假說而已還是已經成為定律呢?即便是定律,也不代表沒有推翻的可能性。


(6)近來台灣出版社出版的科學類圖畫書中,有許多文學和美學、詩的成分以及想像力在其中,讓科學更加有趣和豐富!《蜂蜜》是科學類、文學和藝術美學的結合,《我們的森林》則是自然、生態、藝術美學,《冬芽合唱團》則是自然科學、攝影和詩的結合。以往,科學類圖畫書最重要的是正確,現在,除了正確,多了文學、美學、詩和想像力、生態意識...,讓科學類圖畫書兼具人文情懷、美學素養,變得更有趣也更吸引讀者!


關於科學類圖畫書書單,請點選這裡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