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我自己

我的相片
Taiwan
我的身份很多元: (1) 新樹幼兒圖書館 館長 (2) 文化大學推廣教育部的講師 (3) 圖畫書《100隻豬與100隻大野狼》的文字作者 (4) 民視『快樂故事屋』節目嘉賓 (5) 台北廣播電台FM93.1 『幸福生活館』節目嘉賓 (6) 國立教育廣播電台 『教育好夥伴』節目嘉賓 (7) 新北市書香文化推廣協會第十屆、第十一屆理事長 (8) 《書香季刊》總編輯 (9) 中華民國圖書館學會第54屆書香社會推動委員會委員 (10) 新北市立圖書館真人圖書 (11) 新北市圖書館選書小組委員 (12) 2017年文化部「線上主題書展——知識讀想1+N」 策展人 (13) 火金姑讀書會會長 (14) 櫻花草青少年小說讀書會會長 ◎歡迎來 FB 找我! Facebook: 蔡幸珍

2010年12月20日 星期一

圖畫書中的圖文關係

圖畫書中的圖文關係
講師:黃惠雅老師和嚴淑女老師
地點:毛毛蟲兒童哲學基金會
紀錄整理:蔡幸珍 2010.12.19




今天的課程是講述嚴淑女老師近日翻譯完成的《話圖》一書中的圖畫書的圖文關係。《話圖》是Perry Nodelman的《Words about Pictures: The Narrative Art of Children’s Picture Books》的中譯本。這本書的翻譯文曾陸續刊登在《繪本棒棒堂》雜誌。如今儼然成書,而且預計要在毛毛蟲兒童哲學基金會組讀書會共讀《話圖》這本書。




惠雅老師和淑女老師今天在課堂上的配搭方式是惠雅老師分享繪本、賞析繪本、帶領大家共讀繪本圖像,然後,淑女老師再從中補充Nodelman在《話圖》一書中的論述。我們一邊了解圖畫書的圖文關係的理論,一邊從惠雅老師和淑女老師所分享的圖畫書來驗證書中的論點。可說是理論與實證兼具。





惠雅老師話說從前,西方社會進入工業時代,小孩跟著父母進到工廠,卻造成許多公安意外,於是制定『童工法』,規定一定年紀以下的小孩不得進入工廠,以免發生意外。於是,小孩就待在家中或是公園或是其他地方遊玩,但是也發生一些狀況,於是,就興起辦學校,讓孩子有專人照顧、教育等等。隨著孩童進入學校以及印刷術技術的發達,慢慢地發展出圖文並用的書籍。而Perry Nodelman是把圖文關係當作是理論來講的第一人。




在台灣有人用『繪本』,有人用『圖畫書』,有人用『圖畫故事書』,有人用『童書』等等不同的辭彙,來形容有圖又有文的故事書。『繪本』是翻譯自日文,『圖畫書』應該是翻譯自『Picture Book』。其實,『Picture Book』這詞原是二個單字,『Picture』和『Book』,隨著圖畫書越來越多,漸漸使用『Picture-Book』這個單字,現在『Picture Book』應該可以算是一個專門名詞,算是一個單字了。




惠雅老師帶了一本精裝的《TREASURY PICTURE BOOK CLASSIC》,裡頭有許多經典的繪本:像是《月亮,晚安》、《野獸國》、《BABY SAYS》等等。淑女老師剛好也帶來一本平裝的中譯本《月亮,晚安》,一對照起來,發現精裝和平裝因為紙質不同,還有開本的因素,精裝本的《月亮,晚安》在色彩飽和度、明亮度、清晰程度,均明顯優於平裝本。


惠雅老師和淑女老師分享繪本之中圖文之間的四種不同的關係。


(1)圖文對稱:圖像和文字之間互相呼應。例如:Margaret Wise Brown的《月亮,晚安》。凡是文本提到的東西在圖像裡也找得到。



(2)圖文互補:圖像和文字之間互相增長意涵,圖像幫助文字,而文字幫助圖像。例如:Ezra Jack Keats的《3 號公寓》和《夢》。圖像畫不出來的,運用文字來說明,諸如:《3 號公寓》裡其他住戶發出的各種聲音 ,或是文字表達不出來的,或是文字說了會太累贅的,用畫的表示就可以,不用再以文字一一說明,例如《夢》裡面,不同的人做的夢。




(3)圖文對位法:Jan Brett《BERLIOZ》(中譯:《白遼士》),對位法是音樂上的專有名詞。這裡被借用來指稱 Jan Brett的《BERLIOZ》中圖像和故事文本之間的對位技巧。




(4)圖文反差:圖像和文字的表述根本是180度的相反,出現一種反諷的趣味。例如:《BOTTOMLEY the Brave》,故事文本是貓咪自述自己在小偷闖進來時,是如何勇敢地擊退小偷,可是圖畫卻是相反,牠沒什麼反應,任憑小偷偷東西,只是當小偷享受主人的烤鴨時,牠上前去搶奪,卻被甩出窗外。




【導讀《Baby Says》】


惠雅老師分享的第一本繪本是 John Steptoe 所創作的《Baby Says》。老師要我們留意圖像是如何表達這二兄弟之間的互動。《Baby Says》整本書裡,只有7個英文單字。書中有二兄弟,一個哥哥比較大,另一個是才剛剛學會說一點點話的小baby。故事提到哥哥專心在玩他的積木,在嬰兒床中的弟弟,為了引起哥哥的注意,把他的玩具熊一再丟出嬰兒床外,意圖引起哥哥的注意。最後,哥哥終於明白原來弟弟想跟他一起玩,他把弟弟抱出來,弟弟開心地給哥哥一個親吻。




◎圖像閱讀:觀察畫面中垂直線和水平線的比例




一頁一頁閱讀繪本時,惠雅老師會問:在這一頁你看到比較多的垂直線還是水平線?垂直線多的畫面代表什麼意思?水平線多的畫面又代表什麼意思?


譬如《Baby Says》第一頁時,哥哥在右邊的頁面玩他的積木,弟弟則在左邊的頁面的嬰兒床內手拿著大隻的絨毛玩具熊,這二頁,有許多的垂直線,嬰兒床的欄杆整個框住弟弟,弟弟似乎是被關起來的。而哥哥和弟弟的眼神沒有交會,二人之間沒有關係。翻到下一頁時,弟弟已經把絨毛玩具熊丟到外面,弟弟、絨毛玩具熊、和哥哥,整個畫面的水平線增加,角色之間的關聯性變高了。




◎圖像閱讀:觀察人物的臉朝向哪一邊?


人物的臉朝向哪一邊?人物的眼睛注視的位置,是否對望?這些牽連到角色之間的互動,以及故事劇情的發展。




◎文字排列方式


惠雅老師提到西方的圖畫作家畫圖時,人物或是動物的臉常常朝向右邊,這是因為英文系統的文字排列是由左向右,所以,翻頁是由右向左翻,臉朝右,常常是因為故事要繼續發展下去的緣故。


中文、日文則是直式排列,由右向左排列。不過,現在橫式排列的中文變成是由左向右排列,所以翻頁是由右向左翻,別看這些文字向左排或是向右排沒什麼,其實,是個不小的革命呢!


日本福音館的松居直翻譯西方的繪本時,圖像的人物和故事常常向右進行,可是日文字是由右向左排列,翻頁是由左向右翻,這和西方繪本的設計相好相反,所以,閱讀起來,感覺特別奇怪,為此,松居直大膽突破,改變他所出版的繪本的文字排列方式以及翻頁的方式,這在當時,可是一種創舉。


◎思考:若是本書沒有文字,是否還能完整表達?


《Baby Says》這本繪本的圖像表達出來的訊息,顯然比文字還多。惠雅老師問『若是本書沒有文字,是否還能完整表達?』我個人認為是可以。不過,也有人認為文字的出現,有讓故事更明確的效果。


惠雅老師也表示的確如此。圖像可以依照讀者個人的想像和感受,自行解讀,所以一個圖像可能代表千百種意義。但是書名或是文字有點像是下錨的動作,框住目標,定出圖像的意義。


【導讀《3號公寓》】


◎圖像思考:用一句話來形容你看到畫面的感受。


還沒正式講《3號公寓》這本繪本之前,惠雅老師先讓大家看看封面、看看前面一、二頁的畫面,然後請大家用一句話來形容你看到的畫面。


神祕、不安、跳躍、壓迫、探索、像咆哮山莊最後一幕、黑暗、沈悶、葬禮


以上這些是大家對畫面的感受的分享。




◎故事內容:


《3號公寓》講的是二兄弟山姆和班的在他家公寓大樓的探險,他們對公寓大樓內傳來的口琴聲感到好奇,決定去查明真相。 二兄弟從頂樓往下一樓一樓查看,與台灣不同的是,他們8號公寓在8樓,7號公寓在7樓,以此類推。書中對每一號公寓的描述都充滿聲音和味道,因為畢竟二兄弟是站在門外想要聽口琴聲是打哪號公寓來,所以,不能真正看見屋內是什麼景象,兄弟倆只能借用聽覺和味覺來判斷。


他們聽到吃洋芋片的喀滋喀滋聲和聞到雪茄味,他們聽到小孩子哭的聲音以及媽媽安慰的聲音還有聞到炒菜的香味。他們聽見6號公寓傳來電視轉播球賽的聲音。5號公寓喝果汁的聲音,還有打鼾的聲音。4號公寓則在享受叫喊的聲音。還有人站在樓梯發牢騷的抱怨聲。


最後,他們才發現原來是《3號公寓》的一個盲眼男人會吹口琴。這盲眼男人雖然看不見,卻知道很多事情。譬如:他知道山姆經過貝琪家門口會放慢腳步,也會好聲好氣地說:嗨!貝琪。他知道一大堆事,他知道什麼時候下雨、什麼時候下雪、人們在煮什麼、也知道他們吵架時,心裡在想什麼。


說完,那男人用口琴吹出紫色、灰色、雨、煙和夜晚的聲音,山姆靜靜坐在一邊聽,他覺得外面的風景、聲音、顏色,全都飄進屋子裡。班閉著眼睛,也在微笑…






◎ 提問與討論:


秀玲說她是閉眼睛聽這故事的,她覺得這故事很美,不會像畫面那麼沈悶?


曉潔問:為什麼小男生的臉是黑的?


惠雅老師提到 Ezra Jack Keats的《下雪天》那本繪本,書中的主角的膚色是巧克力色的,這在當時是個大突破,因為之前的繪本一定是白人當主角。


我覺得曉潔應該不是問膚色的問題,所以我繼續追問『曉潔,你問的是膚色嗎?還是問為什麼畫面不把男孩的臉和眼睛畫出來,而是用陰影替代?』


曉潔說她認為孩子的臉畫上陰影是代表孩子的心裡是灰暗的,對嗎?


惠雅老師也表示認同,因為到了故事的結尾部份,山姆和班的臉孔清楚出現了。他們因為盲眼男人的口琴聲帶來許多的風景、聲音和色彩而露出微笑。


我也提到我曾聽過劉清彥老師講過 Ezra Jack Keats的《吹口哨》,他曾提到Ezra Jack Keats的畫有表現主義的畫風,所以背景的色彩也強烈暗示了主角的心情。


◎ 故事思考:圖像幫助了這個故事的哪個部份呢?


從故事內容可以發現文本中有許多的聲音和味道,那是畫面不容易表現出來的。那這本繪本的圖像到底幫助了故事的哪個部份呢?


惠雅老師提到文本中描述了3號公寓外有一瓶牛奶,後來牛奶不見了。是因為文本的提點,讓讀者記得去關心畫面中的牛奶瓶。可是,畫面有表現出文本提到的『吹出紫色、灰色、和夜晚的聲音』、『感覺的外面傳進來的顏色』、『在屋子裡漂飄浮的顏色』、『音樂從牆這邊撞過來撞過去』嗎?


關於這點淑女老師提到『聲音』並不一定是看不見的,譬如:Eric Carle 有一本繪本《看得見的歌》,那本繪本就把聲音用五顏六色繽紛的色彩表現出來。


我說 Eric Carle的《看得見的歌》的繪本,有把顏色的層次,從黑白灰暗到結局的繽紛亮麗豐富,漸漸地表達出聲音和色彩的高潮。可是這本到最後,那個『亮麗』的聲音色彩雖然有色彩上的變化並沒有太明顯。


談到這裡,我覺得還是沒講到這本繪本的圖像部份到底幫助了故事的哪個部份,所以我又再一次追問這問題。


淑女老師的回答是氛圍。這繪本把古老公寓的暗沈表達出來了。明足則是認為圖像把故事的場景畫出來了。


我也想到會不會是因為故事中有盲眼人的角色,所以,故意把整個繪本的色彩的調性設定在比較陰暗的層次。整體感覺上也比較內斂、緊縮不外放。


◎ 故事思考:講完故事之後,惠雅老師將前後二頁相同頁面給大家看之後,問大家對畫面有什麼不一樣的看法?


我問這二頁是結局還是蝴蝶頁?惠雅老師回應,如果你要把它當蝴蝶頁也可以,把它當故事結局也可以,就算是封底,也都有故事的。


小鳳覺得紫色讓人感覺神祕,這本書講得是偷窺。淑女老師則認為Keats的濃彩表達了偷窺,也表達了公寓的暗沈光線。她認為文字幫圖說了一些東西,也讓圖像的意義更確認。


【導讀《夢》】


◎ 圖像思考:《夢》的第一頁讓你有什麼感受?




還沒講故事以先,惠雅老師問大家對《夢》的第一頁的直覺?


光明、流動、日出、日落、太陽、亮、詭譎、漩渦、神祕


以上是大家的回應。


惠雅老師提醒大家用孩子的眼光來看,


情緒很強烈、像火、像岩漿



以上是大家的回應。


◎故事內容:


羅貝多在學校的勞作課做了一隻紙老鼠,愛咪問:它會做什麼呢?羅貝多也不知道,當大家沈沈睡去、紛紛做夢時,羅貝多卻睡不著。也因此,他瞧見街上發生的事,阿奇的貓被大狗逼近紙箱,大狗吠叫著。緊張之際,羅貝多把紙老鼠碰下窗台,紙老鼠在牆上映出好大的影子,越來越大,越來越大。大狗高聲大叫,逃走了。天亮了,大家都起床了,只有羅貝多睡得好熟,他在做夢。


◎賞析:
文字:『有人開始做夢。』和『很快的,大家都做起夢來,只有一個人沒有做夢。』前後這二頁充分說明了文字怎麼幫畫面定調。


根據這二頁的畫面和文字,就把窗台的那個明亮的部份解讀為『夢』。否則,讓讀者單看『窗台的那個明亮的部份』的圖像時,讀者可以解釋成黃昏、服裝的布料等等,有不同的解讀。


淑女老師說『一張圖抵過1000個字』。夢,那人到底做了什麼夢呢?在這裡,對『一張圖抵過1000個字』做了一個很好的詮釋。



文本中,紙老鼠從窗台滑落,它的影子映在牆上,越來越大,越來越大,可是紙老鼠的影子到底是多大呢?這部份就可以透過圖像來表現。

所以《夢》這本繪本圖文關係是屬於圖文互補,圖文互相幫襯,增添故事的意涵。


【導讀《BERLIOZ》】


◎故事內容:


《BERLIOZ》講得是一群熊趕著要去參加一場盛宴,牠們是盛宴中的樂師,可是,搭載牠們的車子卻被卡在半路,好心的動物,雞、狗等動物們一一來幫忙,可是還是不能解決,眼看時間一分一秒過去,時間相當緊迫,大熊們只好先在半路調音,這一調音可驚醒了躲在樂器的蜜蜂,蜜蜂受到驚嚇,叮了驢子一口,驢子受驚狂奔到會場,才解決了熊的燃眉之急。最後,熊樂師演奏『大黃蜂的飛行』向蜜蜂致意。


◎賞析:


Jan Brett的畫風一向華麗、細膩、豐富、熱鬧。她喜歡運用Bold Border 來暗示故事的進展。在這本繪本中,她的Bold Border 有上面、左邊和右邊三個部份。故事的主線的場景是在往盛宴的中途。而她利用上面Bold Border的空間,畫出盛宴的會場。左邊的border 和右邊的border則是畫著帶著餅乾、食物和禮物的動物們。隨著翻頁,越來越多出現在左邊border和右邊border的動物們紛紛帶著餅乾和禮物來到上面border 的盛宴的會場。到最後,bold border 不見,所有的動物都出現在全版的畫面上高興地參加盛宴。

這本繪本屬於圖文關係中的圖文對位。Jan Brett利用bold border把同一時間不同空間的場景表現出來。文本中,只專心陳述熊樂師的遭遇,而文本中沒說的盛宴的會場情形以及參加的賓客,全在畫面上呈現出來。


【導讀《BOTTOMLEY》】


◎故事內容:


《BOTTOMLEY the Brave》,故事文本是貓咪 BOTTOMLEY 是一隻貪吃的大懶貓,有一回,牠獨自在家時,小偷闖進來了,貓咪自述自己在小偷闖進來時,是如何勇敢地擊退小偷,與小偷奮力搏鬥,把小偷打得落花流水,可是圖畫卻是相反,牠不敢有什麼反應,任憑小偷偷東西,只是當小偷享受主人的烤鴨時,那香味令貪吃的牠克服一切的害怕,上前去搶奪,卻被甩出窗外…。




◎賞析:


當惠雅老師在朗誦這繪本的同時,我們看著繪本,就露出會心的微笑,因為,我們一眼就知道這隻貓咪如何地自捧、如何地吹牛。很顯然的,這本繪本屬於圖文關係中的圖文反差。


【簡述《月亮,晚安》】


《月亮,晚安》是經典名著,在此就不贅述。因為故事中的小兔子ㄧ一向房間內的每一個東西說晚安,譬如:手套晚安,畫面就是手套,所以
它是屬於圖文關係中圖文相互呼應的。




【迴響】


從今天的課程中,我學到以後跟小朋友講故事時,除了原本一手拿繪本,一邊講故事的方式之外,還可以有好幾種不同的方式與孩子互動:


(1)讓孩子看到繪本的封面之後,請孩子們猜測故事的劇情是和什麼有關。


(2)讓孩子看一些繪本中的畫面,請孩子用一句話來描述他們的感受。


(3)讓孩子只看繪本的全部畫面,不看文本,我自己也不講故事,讓孩子看圖說故事。


(4)不讓孩子看圖像,先讓孩子聽我口述故事,一邊聽故事一邊想像畫面,然後,再閱讀繪本的圖像。


(5)定格在某一畫面,讓孩子仔細觀察,並說出他們的觀察。


(6)說完故事之後,找出繪本之中的圖文關係。



2 則留言: